〔自由時報記者唐在馨/台中報導〕縣市合併升格後,市府有可能一口氣同時推動二條纜車路線?甚至規劃纜車路網?交通局長林良泰昨天指出,目前先評估,哪條路線能先動就先動,這必須通過地方民意同意及環評等工作,同時也要評估是否採BOT?
交局提出二線串連路網概念
林良泰指出,「纜車路網」是除了新大、雪谷線外,未來是否要在新社及谷關之間也興建一條纜車,讓新大線及雪谷線因此串連?甚至興建纜車到梨山、清境?或許有人會覺得「工程浩大」,但他強調,這是「路網概念」,目前第一階段當然是把二條纜車先推動起來。
據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透露,從市府宣佈有意推動纜車後,已有二家以上的企業曾經詢問,日前他與議會交通與地政委員會議員前往日月潭考察纜車,大家都比較傾向BOT,觀光局站在推展觀光的立場,會全力推動。
據指出,這二條路線中,「新大線」全長約六公里,「雪谷線」約八公里,林良泰說,先做招商計畫書,也就是評估民間參與的可行性,「哪一條先做不曉得」,要看地方民意接受度、環評的情況以及廠商投資的意願。
市議會交通及地政委員會日前利用考察時間前往考察日月潭纜車,該委員會召集人王岳彬議員說,他贊成纜車BOT,這可以帶動大坑及新社的同步繁榮,甚至連結到另一個溫泉區谷關再上到大雪山,增加台中市的觀光價值。
民進黨議員陳淑華則針對市府規劃「纜車路網」質疑說:「市府能夠先做出一條纜車就不錯了吧?」她也贊成興建纜車就要BOT,由民間來經營,但前提是要在民意、安全及觀光商機之間取得三贏。
國民黨議員沈佑蓮則說,大坑到新社如果興建纜車,應該可以帶動地方的觀光,但建議要和捷運做連結,帶來更多的人潮,地方的說明會也要快點展開,讓地方民眾了解政府的纜車政策。